在亳州市涡阳县,有一间开了八年的福彩投注站,网点销售员刘岐从一名办公室文员转型为一名福彩销售员。他凭借着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充满温度的服务,让投注站成了很多彩民心中第二个家,他所经营的销售网点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五星级站点,年销售额高达200万元。那么,刘岐这八年的福彩生涯究竟是如何坚守并绽放光彩的呢?
文员到福彩销售员—刘岐的华丽转身
在2017年之前,刘岐的生活似乎陷入了无尽的循环,每天都在重复着枯燥的文秘工作。那个小小的“田字格”仿佛一个无形的牢笼,慢慢磨去了他对生活的激情。他渴望跳出这个框架,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帮同事代买彩票,这次经历让他看到了福利彩票行业的无限潜力和无穷乐趣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辞职创业,加入福彩行业。
没过多久,26岁的刘岐毅然辞去了办公室文员的工作,在涡阳县老城区中医院西侧挂起了34173069号福彩店的招牌。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,他并没有盲目跟风当时流行的“双彩店”,而是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福彩专营店。他告诉朋友:“我觉得只要肯钻研,用心经营,专心去做一件事情,专营店肯定比双彩店做得更好。”
专注与温情—打造有温度的福彩驿站
为了证明他的“专一”,刘岐凭借着耐得住的性子,日夜钻研各类游戏玩法,经常向彩民请教福彩知识和选号技巧,仅用两三个月便上手了。然而,他深知仅干成这种程度是远远不够的,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,必须站在彩民的角度思考问题,做得比同行更多、更好。于是,他选择了用“温度”来打动人心。店内常年备有免费茶点,彩民生日时还会赠送定制彩票,每周三次的会员日更是提供了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。刘岐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福彩驿站,让彩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理性引导—赢得彩民信赖
202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,一位连续多期未中奖的彩民情绪失控,质疑彩票的公正性。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,刘岐并没有急于争辩,而是耐心地安抚对方,用一杯温水开启了对话。他调出历史中奖数据曲线,逐条讲解随机算法的原理,并分享了自己见证过的中奖故事。这场风波之后,刘岐在店内设立了“福彩科普角”,用可视化图表解析游戏规则,帮助彩民理性购彩。正是这种理性引导与情感关怀的结合,让他的店铺赢得了彩民们的信赖和支持。
温情的守护—彩民的另一个家
在2023年那个寒冷的冬夜,一通紧急的求助电话为刘岐的福彩事业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。一位独居的老彩民突发重病,而子女却远在外地无法迅速赶回。接到电话后,刘岐没有丝毫犹豫,即刻赶往老彩民家中,将其送往医院,并主动垫付了医疗费用。这次事件之后,刘岐对这位老彩民的关怀并未止步,他时常前往老彩民家中探望,细心询问其身体状况,犹如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。而这份深情厚谊,也悄然延伸到店内其他常来打票的独居老人身上。刘岐总是对他们嘘寒问暖,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家人,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。
这种超越职业范畴的温情举动,深深打动了店内彩民的心。他们纷纷对刘岐的善行表示赞赏,很多人更是将刘岐的福彩店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,一个充满温暖与关怀的避风港。刘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关怀与帮助,也为自己的福彩事业增添了更为浓厚的人情味。
如今,刘岐的福彩店已经拥有了200多名固定彩民。八年的辛勤耕耘,他创造了年均超200万元的销售额,并助力彩民斩获了5次十万元以上大奖。刘岐深知,销售福利彩票不仅是一份事业,更是传递福彩公益理念的渠道,每一张彩票都承载着彩民们的梦想和期待,而他愿意做那个梦想的助力者,为彩民们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幸运。 (王洪影 武景)